引言

我的笔记本自带了一块512G的硬盘,我额外装了1T的硬盘。两块硬盘的好处有很多,比如:

可以保留笔记本出厂的系统镜像,而且Windows绝对是比Linux要稳定运行的多,除此之外

Linux操作的分区影响都在单独的硬盘中完成,即使Linux分区失误也不会造成无法进入Windows的情况,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

安装思路

我们现在的电脑都一般运行在GPT分区,UEFI下。 Windows安装就随意了,最好先安装Windows,即使是在单硬盘双系统的环境下。Windows使用的是Windows boot manager,Linux使用的有grub,systemd-boot等等的引导程序。 根据我浅薄的知识,我对单硬盘双系统的理解是Win和Linux都使用同一块EFI系统分区(还有什么ESP分区,我不太理解两者的区别,估计是一个东西),但问题是Windows的引导程序和Linux是不兼容的,而Linux使用的如grub是可以兼容Windows的,所以一般的教程都是建议先安装Windows,然后在Linux中会智能的帮我们识别到Windows的启动分区,然后用grub装载他们两个。所以启动时我们就可以通过grub菜单来智能的识别到双系统了。(以上就是我对单硬盘双系统的大致理解,下面是双硬盘双系统,也是本篇主要的内容)

我的分区比较简单:EFI系统分区,SWAP,和根目录。 EFI系统分区好像是一个fat32格式的分区,是因为使得不同的操作系统都可以识别所以约定俗成的格式,不过在Linux中能选择EFI系统分区这个选项尽量代替fat32。 在debian12的自动分区下我的1T硬盘,被自动分区成了536MB的EFI分区和1G的交换分区剩余为根目录分区。

然后主要是挂载点的问题,一般EFI为/boot(debian是直接这样分的)或者是/boot/efi。 交换分区不用设置挂载点,会有一个专门的选项,有些发行版的EFI也不用专门写挂载点。 根目录挂载点就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