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看懂究竟混响器和效果器区别在哪?

混响器的全称是混响效果器,其实也算是效果器的一种。声音在自由传播过程中,受到墙壁、天花板和家具等物体的阻挡时,产生反射和吸收作用,所以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声谱经过多次连续反射,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互相重叠的许多反射击,形成声音逐渐碱弱的延续感觉,这种多次反射的效果称为混响。混响器就是专门用来创造、设置混响效果的音响设备,也称混响效果器,属于常用的效果器之一。混响器,又称混响效果器,它和普通的效果器相比,有一定的不同之处,那么混响器和效果器有什么区别呢?实际上,混响器是效果器的一种,效果器除了混响效果器以外,还有延时效果器、镶边效果器、合唱效果器等。

混响器和效果器主要区别在于功能方面:1、混响器的功能是拾取输出端的声音信号,进行一定的延时处理,再重新输出,营造出一种声音的重复感,从而增加声音的混响时间,可以对音乐起润色作用,而且在立体声放声中产生临场感和包围感。2、效果器的功能则是提供各种声场效果,主要用于录音棚和电影伴音效果的制作,现在现场扩声系统也会经常用到效果器。混响器的声场组成直达声从声音发出直接到达听众耳朵的声音这是首先听到的声音,也是声压级的主要组成部分。声压级的传播衰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距离增加一倍,声压级减小6db,与房间的吸声特性无关。早期反射声早期反射声又称近次反射声,是声源发出的声音经周围界面(墙壁及天花板、地面)反射1~2次后到达听众耳朵的声音,比直达声晚到达50ms以内的反射声都属于这个范围。早期反射声的特点是耳朵无法把它和直达声区分开来,只能把它们叠加在一起感受。因此早期反射声对提高声压级有益。它的传播衰减与反射界面的吸声特性有关。

混响声比直达声晚到50ms以上的多次反射声都称为混响声。它可帮助人们辨别房间的封闭空间特性(房间容积和体形)。对音乐节目来说,混响声虽可增加音乐的丰满度,但它在增加音乐丰满度的同时却会降低语言的可懂度,因此这个成分不可没有(太小时会使声音发“干”),也不能过大。混响声的大小与房间的窖和周围界面的吸声特性直接有关,可用房间的混响rt来表示混响声的大小。混响时间是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室内声压级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反射声比直达声延迟30~50ms时,人耳开始感觉到有滞后声音的存在,但它与直达声叠加后近似同时发声。如果这个延迟时间超过50ms以上,延迟声便可闻,会产生回声现象。

以上就是关于混响器和效果器区别在哪的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