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机方面,中国空军有飞豹家族和轰-6系列。轰-6N是最新的型号,能空中加油,还能发射高超音速导弹,对海对地打击范围扩展到数千公里。整个轰炸机部队大约150架,主要用于战略威慑和远程投送。运输机也不弱,运-20战略运输机数量接近100架,每架能载重66吨,一次能运一个重型合成旅的装备。以中国现在的生产速度,几年内就能达到300架,那时候空中投送能力将是全球顶尖。空中加油机有运油-20,基于运-20平台,能为战斗机和轰炸机延长作战半径。
体系作战是中国空军从量变到质变的标志。现在他们构建了“远程杀伤链”,用空警-500引导歼-20发射霹雳-15,实现超视距打击。还有“超远程杀伤链”,结合歼-16和霹雳-17导弹,射程能到400-500公里,对敌方预警机和加油机是致命威胁。整个空军从过去单纯防御,变成了能剥夺对手空域控制权的存在。训练上,中国空军加强了联合演习,模拟台湾海峡或南海场景,强调夜间和恶劣天气作战。
跟美国空军比,中国空军在数量上接近,美国有2600多架先进战机,但中国迭代速度更快。美国的F-22只有180多架,而中国歼-20已经超过300架。俄罗斯的苏-57才几十架,加起来都不如中国多。当然,中国空军还有短板,比如战略轰炸机依赖轰-6,下一代H-20还在开发中,预计2030年后服役。发动机技术虽进步,但和普惠F119比还有差距。运输机数量虽多,但经验不如美国C-17部队。
中国空军的发展逻辑是务实,先从引进苏联技术起步,比如歼-11是苏-27的国产版,然后逐步自主。资金投入大,军工企业像成都飞机和沈阳飞机每年产数百架。2024年,中国空军还展示了第六代战斗机原型,隐身更好,带无人机协同,这预示未来更强。但空军不是孤立的,它和海军航空结合,总作战飞机超过3000架,是印太地区最大力量。
接地气地说,中国空军现在像个快速升级的玩家,从新手村走出来,装备越来越牛,战术也聪明了。但战争不是游戏,实力强不等于就能赢,得看综合运用。报告里强调,中国空军的目标是到2049年成世界一流,这路还长,但2024年的数据已经让人刮目相看。规模大、装备新、体系全,这就是中国空军的真实写照。
歼-35A是2024年珠海航展的明星,中型隐身战斗机,适合航母舰载,性能接近F-35,但成本更低。空军版歼-35A能补齐中型机的空缺,让部队更均衡。轰-6K升级后,能携带巡航导弹,打击精度高。运-20不只运货,还改成预警机和加油机,一机多用,省钱又实用。
空军组织结构也优化了。五个战区空军指挥部下,航空旅负责一线作战,基地管后勤和训练。这让决策更快,响应突发事件更及时。比如南海巡逻,歼-16和空警-500搭配,就能覆盖大片海域。无人机部队增长快,翼龙和攻击-1系列,能长时间监视和打击,成本低效果好。
国际比较上,日本自卫队空军有300多架F-15和F-35,但数量少,依赖美国。中国空军自给自足,生产链完整。印度空军有苏-30MKI,但维护问题多,中国歼-16更先进。俄罗斯空军受制裁,更新慢,中国空军每年添新机,差距拉大。
中国空军还注重人才。飞行员训练用歼-10S双座机,模拟实战多。地勤用数字化工具,维修效率高。2024年,空军参加了多场国际演习,学到不少经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